|
|
|
观测站点 |
|
--- 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
|
陕西省洛川综合试验站观测站点 |
(一)重点任务     立足渭北北部区域,针对苹果生产中存在的老果园更新改造(重茬)、腐烂病防治、肥水等问题,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1、苹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 本内容为结合洛川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果园定植方式、栽培密度等,主要推行节水、清耕、合理施肥、人工疏果、果实套袋、防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成配套的技术示范。计划建立苹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园10~15亩,在3个基地县各建立一个示范园,面积各10~15亩。     2、高纺锤形树形示范 高纺锤形树形是目前密植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树形,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洛川地区及时进行高纺锤形树形示范,对未来建园和整形方式进行引导。计划在洛川县建立高纺锤形示范果园1个,面积10亩左右,定植株行距4*2.5米,采用短枝形富士或者乔化富士建园。     3、老果园改型示范 洛川老果区果园主要采用了纺锤形或者疏散分层形整形,其中纺锤形整形占主要地位,密度过大,树冠郁闭严重,果实品质较差,采用提高主干、落头开心降低树高、间伐、疏大枝为主要内容的大改型技术,对这些老果园进行技术示范,推动果园改型,提高果实品质。计划在洛川县选择大改型示范园1个,面积20亩以上,主要示范改型方法和改形效果。
(二)基础性工作     负责所在区域玉米新品种筛选与展示;生产实际问题和需求信息的调查和采集;灾情动态变化的监测分析与处理;地方种质收集与繁殖;若干项产业技术联合试验与示范;建立玉米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平台,形成产业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的畅通渠道。     1、苹果产业需求调研与信息采集 负责所在区域的苹果产业信息联合调研,洛川综合试验站负责在5个示范县(洛川、富县、黄陵)建立长期定位信息采集点。苹果产业需求和采集的信息包括:    (1)自然生态条件信息:包括当地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环境污染、人文及经济环境条件信息。    (2)苹果产业基本状况信息:包括种植户信息、品种构成、生产投入、产出信息、市场供应、价格、贸易、贮存加工、效益等基本信息。    (3)苹果产业需求调查:了解延安地区当地对苹果品种、肥料、农药、人力、机械、生产技术、贮藏能力、加工能力、技术支持、资金、市场贸易、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工技术等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需求信息。    (4)苹果产业专项调研:①针对苹果生产中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突发问题和一些影响全局生产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联合调研;②完成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安排的专项调研。 调研中发现的关键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及时撰写成简报反馈给首席科学家、相关功能研究室和岗位专家,集中讨论确认后发布。     2、产业技术联合试验与示范 本内容主要根据首席科学家和各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的要求来进行,洛川综合试验站可配合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试验与示范:    (1)砧木筛选试验  目前我国各地生产中缺乏适宜的砧木,砧木选育是近年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配合育种研究室开展砧木筛选,进行砧木对当地生态适应性评价。主要进行耐旱、耐寒、生长特性、结果能力、固地性、砧穗组合效应、果实品质等方面的观察与评价。    (2)新品种区域试验与推广 收集、引进国内外有发展潜力的苹果品种30个左右,以当地主推品种为对照,观测品种的基本农艺性状、适应性、产量性状、果实品质、结果稳定性等方面的观察与评价。    (3)苹果产业综合技术的试验、集成与示范 针对本地区产业出现的问题,与首席科学家和有关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共同确定试验、示范有关技术,通过示范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年度主要进行优质高效技术示范、改形示范。     3、技术人员培训 本年度建立洛川地区三个县(黄陵、洛川、富县)的体系技术人员联络制度,确定3个县的技术骨干,每县依托技术骨干形成一个小的团队,并支持资助相应的活动费用。负责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经常到产区指导和调研,发现产业中的问题,并配合有关岗位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对周围几个县的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每年不得少于4次,现场会不得少于3次,培训人员不少于400人次。
(三)应急性任务     (1)调查本区域内苹果生产季节性和突发性问题;     (2)完成部领导和首席科学家交办的临时性应急任务,应急处置突发事件;     (3)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
|